今年的“全民反詐在行動”
集中宣傳月活動正式啟動!
本次宣傳月的主題是
“反詐是門必修課,筑牢防線守好責”
公安部公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一些真實案例
帶大家揭開詐騙分子真面目!
01
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詐騙
詐騙分子通過網絡、短信發股票、外匯等投資理財信息,拉人入群,用交流投資、專家直播講課等騙取信任,以有內幕、高回報誘使受害者在虛假平臺小額投資獲利,再哄騙加大投入,最后編造理由拒絕提現,甚至讓追加投資。
典型案例
2024年12月,李先生在瀏覽網頁時,看到一則外匯投資廣告,被其超高收益吸引,添加了廣告中的客服微信。客服將李先生拉進一個投資交流群,群里的“導師”每天分享投資心得和盈利截圖,還舉辦直播講座講解投資技巧。李先生在“導師”的指導下,在一個自稱正規的外匯交易平臺上小額投資,果然獲得了不錯的收益。此后,“導師”建議李先生加大投入,稱有一波大行情即將到來。李先生信以為真,陸續投入100余萬元。然而,當他想要提現時,平臺卻提示賬戶異常,客服以各種理由推脫,李先生這才發現自己被騙。
提醒:投資理財務必選擇持牌機構,遇可疑情況立即報警。
02
虛假貸款類詐騙
詐騙分子在多渠道發“低息貸款”信息,冒充銀行、金融公司員工,以“無抵押”“免征信”等誘受害者下載假APP或登錄假網站,收手續費、保證金等騙錢,還可能騙寄銀行卡“刷流水驗資”。
典型案例
2025年3月,趙先生因生意周轉急需資金,看到一條“低息貸款”短信后,點擊鏈接下載了一款貸款APP。在APP上填寫個人信息注冊后,趙先生申請提現,APP卻顯示銀行卡有誤,貸款金額被凍結,需要交解凍費。趙先生向對方提供的銀行賬戶轉賬5萬元后,仍無法提現,對方又以各種理由讓他繼續轉賬,趙先生這才意識到被騙。
提醒:正規貸款平臺不會要求先繳費,貸款需通過官方渠道辦理。
03
網絡婚戀、交友類詐騙
詐騙分子在婚戀、交友網站打造完美人設,用假身份與受害者建立戀愛關系,長期騙取信任后,以家人生病、資金周轉等理由要錢,不斷榨取錢財。
典型案例
2024年11月,周先生在某婚戀網站結識了一位自稱事業有成的女子林某。兩人聊得十分投機,很快確立了戀愛關系。此后,林某以母親生病住院、公司資金鏈斷裂等為由,多次向周先生借錢。周先生出于對女友的信任,陸續轉賬50余萬元。后來,周先生發現林某總是找借口推脫見面,且聯系方式也經常更換,感覺不對勁,經過調查才發現自己被騙。
提醒:切勿輕信陌生平臺或廣告。任何拒絕見面,要求轉賬的均為詐騙。
文章來源:佛山平安人壽